勤豐研究101:國家發展改革委: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 清單之外一律不允許收費

分享

為降低企業經營成本、優化營商環境,近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匯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《關於建立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》,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實施。《指導意見》提出在全國層面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,要求實現清單全覆蓋,清單之外一律不允許收費。

近年來,為加強涉企收費監管,各地區、各部門探索創新方式方法,國家相關部門建立了行政事業性收費、政府性基金、國務院部門涉企保證金、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等4張收費目錄清單。從實踐效果來看,清單內收費專案管理相對規範、水準較為合理,對約束收費主體行為、提高收費透明度發揮了重要作用。為進一步有效規範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收費行為,充分總結既有四張目錄清單的經驗,《指導意見》提出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,主要有三方面考慮。

一是設立「邊界」。一些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具有行政權力和影響力,在提供服務過程中處於優勢地位,收費自由裁量權大。《指導意見》明確提出,各部門、各省份都要建立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綜合性涉企收費目錄清單,實現目錄清單全覆蓋,凡是清單之外的收費專案,一律不得收取,為涉企收費行為劃定了明確的邊界。這將有力遏制一些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擅自設立收費專案、擴大收費範圍等違規收費行為,督促收費主體嚴格依法依規收費,進一步規範涉企收費秩序。

二是陽光「曬單」。一些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自主設立的收費專案公開透明度不夠,服務內容不清晰、服務標準不明確、收費標準不合理。《指導意見》明確提出,目錄清單中要明確服務內容、服務標準、收費水準等基本資訊。這將確保企業能夠清晰理解每一個收費專案的具體情況,一目了然地知曉自己應繳納的費用,有效避免因資訊不對稱而導致的違規收費行為,讓企業明明白白繳費。

三是一單「通查」。涉企收費政策數量多、形式分散,一些涉企收費雖然納入清單但是更新不夠及時,實質上沒有很好地起到資訊公開的作用,企業獲取資訊成本仍然較高,面臨查詢難、核實難、維權難等問題。《指導意見》提出,每個部門、每個省份都要建立清晰、全面的目錄清單,通過政府門戶網站、政務公開欄等多種管道向社會公開並動態更新發佈。這將強化政策集成,方便企業快速查詢。同時企業還可以對照清單核實收費專案的合法性與合理性,及時發現違規收費問題並向有關部門反映,增強企業的維權意識和能力。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