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的關稅政策、國與國之間的談判進度消息繼續滿天飛,最受市場關注的莫過於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角力。關稅戰的始作俑者特朗普上周對中國釋出好意,承諾「他將對中國非常好」,並預測美國對中國的最終關稅稅率「遠不會到達」早前所設定的145%水平。特朗普團隊正考慮大幅調低中國貨品的進口關稅,以緩和目前兩國的緊張關係,稅率將會降至介乎百分之50至65。總統特朗普更表示何時降低對華關稅,取決於中方,又指希望同中方達成協議;不過北京外交部很快澄清,中美雙方並沒有就關稅進行磋商和談判,更談不上達成協議,形容是假消息。美國財長貝森特亦否認美國計劃單方面大幅削減中國關稅,指調低關稅需要美中相向而行,之後雙方才能展開貿易談判。
中美兩國貿易談判雖然看似沒有進展,但筆者認為中美互相加徵超過100%關稅的情況下,幾乎等同於雙向貿易禁運,兩國必然意識到這一情況實際是不可持續,特別是特朗普現時已受到來自商界的壓力,所以即使兩國未有談判協商,相信亦會單方面對某一些重要零部件降關稅。簡單而言市場最壞情況基本已過去,資金短期反而是積極部署反彈,等待好消息出來,中美股市近期都有回升跡象。
另一方面,雖然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表示並不急於減息,但聯儲局理事Waller表示,如果特朗普政府保持高額關稅,失業可能迅速增加,他將支持減息以保護就業市場。克利夫蘭聯儲行長排除5月減息可能性,但表示如果有明確數據支持,可能最早6月採取行動。執筆之時,根據芝商所(CME)利率期貨顯示,5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機會率為93.3%,市場普遍預期儲局不會採取行動,至於6月減息0.25厘的機會率為58.2%。
港股方面,近期走勢明顯跑贏美股,「北水」在大跌市下亦積極入市,恒指重上22,000點之上,差不多補回4月7日大跌市時的裂口。現時筆者認為港美股市短期都有一個不錯的反彈空間,但操作上要保持靈活,一部份資金短線炒作,之前受關稅影響最大的股份可以博反彈,當談判有進展消息時就可以沽出「食糊」。至於長期部署上,則要減低出口股的比重,即使最終有轉機,但關稅及減少中國製造一定程度上都對出口企業有實際長期影響,轉而增加「中特估」及龍頭科技股比重,這些板塊不太受影響,另外內需股亦可留意,關稅戰持續下,政府必然會推出政策刺激內需,彌補出口下滑。
權益申報: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,並無持有上述股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