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澳洲統計局(ABS)資料,截至2023年中,中國出生的居民在澳洲人口中已突破65萬人,佔比約2.5%,穩居澳洲第三大海外出生族群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2至2023財年中國移民淨流入人數達到6.4萬人,比前一年的1.47萬人增長數倍,成為疫情後期移民反彈的明確指標。
中國人為何選擇移居澳洲?答案其實並不單一。一方面,澳洲高等教育體系的國際聲譽吸引大量中國學生。澳洲政府數據顯示,2022至2023財年,中國公民共獲得近10萬份學生簽證,這些年輕人不僅代表對澳洲升學的響往,也變相成為未來澳洲技術移民的潛在儲備。
另一方面,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也讓不少中產階級家庭考慮「全家移民」。對他們而言,澳洲提供的是一種社會穩定、自然宜居、相對生活較為輕松、幾乎毫無「內卷」的環境。
地理上,中國移民主要集中在新南威爾士州與維多利亞州。在悉尼,Chatswood、Burwood、Hurstville幾個地區已成為「小中華」的代表,街上中文招牌林立,生活語言以普通話與粵語為主;而在墨爾本,Box Hill與Glen Waverley等地早已是家喻戶曉的華人社區。值得注意的是,新興移民也逐漸向布里斯本、阿德雷德與伯斯等地擴散,形成更為多元的居住格局。
移民遁合法途徑 須自我評估適應能力
當然,移民的美好,常與挑戰並行。近年來,亦有報導指出部分中國人選擇繞道東南亞、透過非法方式進入澳洲,甚至冒險搭乘偷渡船,經由印尼北部海域直達北領地。這類行為不僅違法,更充滿人身安全風險。對澳洲而言,也造成法律與邊境安全上的壓力。
此外,一些新移民在文化適應、職業認證與語言溝通方面遭遇障礙,因而無論往任何地方移民,對自我適應力的評估、「長遠可持續」的心理準備皆十分重要。
移民從來不是單純的遷徙,而是一次深層的身份轉換與人生重塑。澳洲,作為一個移民國家,一方面有吸引人才及投資的美好意願,另一方面也面對如何接納多元文化同時保護本土利益的平衡,國人如果決定去嘗試「南遷」,一定要理解世界並無一個完美無暇的國度,選擇在哪裡生活發展,完全是理性客觀的環境及自我評估,並在選擇後堅持和接受隨之而來的改變而已。